Speaker Bio
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 执行院长
男,汉族,1980年5月生,博士,民盟盟员,特聘教授(DF学者),上海QR计划专家,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,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,入选2023年度“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”。分别于2002和2004在重庆邮电大学取得通信工程学士和微电子硕士学位。2004留校工作,2005被聘为讲师,2007破格晋升副教授。2008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电路与系统博士学位。2011破格晋升教授。2011至2012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4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数学系和中科院系统所研究访问。2015年9月、2016年1-2月、2017年6月-2019年6月在德国汉堡大学研究访问。曾任重庆邮电大学特聘教授,重庆市复杂系统分析与仿生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,重庆市高校复杂系统与仿生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,现任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。
李清都教授针对传统仿人机器人过于昂贵、复杂、沉重、低效的难题,率领团队进行了长期研究,最终在动态步行的原理和方法上取得关键突破,研制出全球能效最高、续航最远的“行者一号”步行平台(创造世界纪录),以及兼顾高能效、高智能、低成本的双足动态行走机器人小贝/BEISA。发表SCI期刊论文70余篇,SCI引用1500余次,其中ESI高被引(Top 1%)2篇和热点论文1篇(Top 0.1%)。出版学术专著1部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。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,主持或主研国家和省部级其他科研项目20余项,2019年,获上海市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支持。此外,还先后担任Complexity(JCR Q1 TOP), DDNS(JCR Q2)、JAM(JCR Q2)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和客座编辑。先后4次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/三等奖;2012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;2013年获得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。
李清都率团队研制的“行者一号”被美国Discovery评为“2015十大科技纪录突破”之首,被CCTV评为“人类历史上首个续航能力突破百公里的足式机器人”,受到国家科技部、专家、市民的高度评价,得到NBC、REUTERS等全球媒体数百万条报道。行者一号的产业化成果——智能助行机器人,获得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创新奖。牵头联合中德研制了双足机器人小贝/BEISA,是当今唯一能同时满足平衡、高效、智能、 安全、经济等产业化条件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,2018年亮相CCTV国际频道《世界听我说》舞台,2019年入选上海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馆,2019/2023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Top30榜单项目,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入选“十八金刚,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”。